1998年夏天,我在租來的房子裡打算淨空一切,準備搬回高雄老家等待一紙兵單到來。偶爾閒晃到電視機前,室友們愛把頻道設定在MTV台,就會聽到一個清亮的女聲,「我要多一點時間/好讓我再想一想」。啊,我也很需要多一點時間,讓我再想一想。那時還不明白,有些事就算想一輩子,也得不到滿意的答案。唯MV裡那個不斷變換著交通工具,闖入他人的女孩,就這樣住進了腦海。我喜歡整首曲子快要結束的時候,吉他突然慢下來,好像真的喊停了誰,讓我獲得足夠的時間,在這支盧昌明化身「非也」所拍攝的音樂錄影帶裡,記住她的名字——陳綺貞。
是我後知後覺,不知道同代人的她,在還沒有「超級星光大道」的年代,就拿過「木船民謠歌唱大賽」第一名;詞曲能力也曾獲「大專創作比賽」肯定,還組成了「防曬油樂團」,報名參加當時「只有會看《破報》的人才會知道」的墾丁春呐。1997年發行的《Demo1 》如今已成夢幻逸品,在拍賣網站標著27,500元天價,網路上還找得到試聽的頁面,一曲〈狂戀〉強烈的聲線,不是別的,正是青春喉嚨才有的直接。陳綺貞首張專輯《讓我想一想》,由當時推熱一眾中國搖滾樂隊的魔岩唱片發行,同公司較她早些的楊乃文、順子都具備強烈個性,而這個曾經騎機車練團、穿著寬鬆襯衫與牛仔褲在野台開唱蹦蹦跳的女孩,抱著一把吉他,素直的半長髮,就像她沒有過多裝飾的聲線,簡單,雋永。專輯最末剪進一小段清唱,陳綺貞哼著哼著,突然,「欸,我忘了耶,再一次好不好?」還能更可愛嗎?
2000年4月,我還未領到退伍令,陳綺貞已推出第二張專輯《還是會寂寞》。封面上亮橘色短髮,慧黠的大眼睛像是仍觀察思考著一切。王治平、李欣芸等人扭轉了第一張以木吉他為基調的風格,加入一點Bossa Nova,電音,輕搖滾,使她的歌更甜更順口了。歌聲裡那純粹的亮度沒變,準確掌握情感的軟弱沒變。廿世代的小小甜蜜和哀愁。2002年夏天,耗在花蓮無所事事,車上總播著《Groupies吉他手》。因魔岩唱片結束,改由滾石發行的第三張專輯,陳綺貞穿著薄紗細肩帶洋裝站在蔚藍海水中,微笑燦爛。還多了些嫵媚。總覺得她變得更豐富了。儘管仍耽溺感傷,卻也是更豐富的耽溺感傷。鍾成虎和李雨寰編了幾首歌,前者如〈我親愛的偏執狂〉,後者如〈小塵埃〉,各有活潑故事表情。由此二人分編吉他和鋼琴兩個版本的〈躺在你的衣櫃〉,是我讀過最美的情詩之一。因緣際會,曾去錄音室聽陳綺貞上廣播通告。她侃侃而談,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:「收在專輯裡的音樂,都是我想要的樣子。」同為創作者,不能不羨慕話語裡的自在與自信。
仔細想來,華語樂壇裡,優秀的女性唱作人並非沒有,前有黃韻玲,陳珊妮,順子;差不多時期有黃小禎,何欣穗,蔡健雅;後有魏如萱,張懸……何以獨獨陳綺貞騰高成為某一種icon?
回顧魔岩唱片時期,陳綺貞即擁有極高自由度,製作人和編曲者從旁協助,讓她邊做邊學,奠定日後成為獨立音樂人的契機。2003年,唱片工業幾乎崩盤,陳綺貞結束合約,成立「好小氣音樂工作室」,獨立發行首張創業單曲《Sentimental Kills》。她在接受訪問時表示,發行單曲,因為「每一首歌都有它完整的故事和獨立的生命」。也是自2003年開始的個人網站www.cheerego.com,迄今已超過635萬人造訪。網站猶如一張臉,由創作者任意上妝。從站名就現出有趣端倪:就讀政大哲學系的她,自然不會錯過佛洛依德吧?本我,自我,超我,ego被挑中了(後來甚至還寫了一首〈self〉)。這個「自我」看來大有玄機。「我」不僅可以用來好親密對著第二人稱傾訴,也像為無數聆聽歌的「我」們代言。藉由網站,陳綺貞清楚建構出「她」的形象:無論是一張張用電子明信片寄給歌迷的問候,或是網站上標識為「clip」的日記,出色的文字能力,與專業的文字創作人相較毫不遜色。近期她寫在東勢認養的一棵梨子樹,「親愛的樹,我沒有為你取名字,你不需要一個很少有機會觸摸到泥土的人特別為你命名」;又比方她深夜掛急診,看見叫囂者,她反省:「人們常常以為,說出了自己的感覺就是真實,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是受辱。」簡單文字中隱含思考的軌痕。網站上特別設立一個蟻窩,供歌迷傾吐各類悄悄話。亦不定期舉行活動,比方「在春天和陳綺貞換書」。
凡此種種,使她有別於一般歌手,更像一個理解的朋友。被暱稱為「陳老師」的她,總不放棄呼籲「信徒」往有光的地方移動,好好生活,付出對他者的關心,但陳綺貞並非僅如布道者,而是慷慨掏出自我。因此,我們樂於窺見她在演唱會後台的小小緊張和興奮,異國旅行照片,一時興起到志文出版社買一本愛倫.坡,排演時因電吉他漏電遭遇電擊的驚險一瞬,或是,唱完一個小現場,溢出滿滿的、對外婆的追憶與想念。她沒有避諱談及偏執,卻相信「每天都是一種練習」,練習成為更好的人。當小資風潮過熱,陳綺貞被中國歌迷視為「小清新教母」,亦與台灣近年文青(或假文青)現象扣合。剝除名牌,背起相機,在乎簡單美好,強調愛與溫暖──當嬉皮近乎絕跡,新品種「花的孩子」又一次遍地而生。或許這也能從她幾個階段的歌詞,如「我是一朵帶刺的玫瑰」、「我的花讓我自己開」、「感情過剩的花朵」找到蛛絲馬跡?
不能忽略的,還有她優異的詞曲創作能力。那些聽了之後便忍不住在一個人的時候喃喃唱起的旋律,彷彿密製的小咒語,綁架體內最深處的神經。陳綺貞的獨立身分,並未使她往尖銳或憤怒的途上走去,反而,她專注生活,深耕品質,在商業和獨立之間取得美好平衡。出道後,被魔岩唱片定義為「城市的聲音」,她也確實是城市養大的孩子。(她說,「我最愛的是自己生長的地方,我愛台北勝過任何一個城市所經歷的經驗。」)陳綺貞因而相當著迷自己的聲音如何與城市共鳴:在敦南誠品旁錄下摩托車聲的〈溫室花朵〉;在台北車站錄的〈pussy〉;當然,還有那一句天外飛來的,「為什麼下雨天就不能去地下道錄?」
網路發達後,數位錄音技術的開發,更有利於她偏愛的遊樂與即興。她與鍾成虎、陳建麒等人將「淡水動物園」改裝為錄音室,於2005年出版第四張專輯《華麗的冒險》。這張貸款發行的專輯,在一片低迷的唱片市場中,獲得巨大迴響,充分證明「簡單的生活何嘗不是一場華麗的冒險」。陳綺貞並延伸觸角,於2003至2005年間,應邀演出幾米《地下鐵》音樂舞台劇多場。2005年個人演唱會「花的姿態」,六千張門票未及宣傳,便在五日內售罄。因而有研究生以音樂的「文化企業家」為題,探討陳綺貞如何成功透過獨立製作音樂,在台灣創造新的文化個體戶模式。2009年,第五張專輯《太陽》仍由鍾成虎操刀。配唱地點在陳綺貞家中,因為「動物受傷時,總會跑回自己的巢穴,舔舐傷口、修復自己」。錄音師將麥克風架設於衣櫥之中,據說經過反覆測試,那裡的聲響是最溫暖的。
長久以來,陳綺貞有著清楚的「自我認知」──這是許多患得患失的創作者最缺乏的重要特質。自曝曾經被騙去當「少女標本」(滾石曾將她與李心潔、徐懷鈺、吳佩慈以此為名包裝為女子團體在香港發片),而最後一次學了跳舞。她很清楚什麼是她想做、能做的。又好比《Demo1 》裡的〈狂戀〉,直到《太陽》發行才有了正式錄音室版本。這讓我想起鯨向海喜歡將他的詩不標記創作日期,打散分輯,因為,「希望他們能夠超越那些被創作出來的片刻。」此外,陳綺貞的幾支音樂錄影帶,也都與歌手形象相輔相成。從短片《青空》即合作愉快的徐筠軒為她拍了〈還是會寂寞〉、仿奈良美智畫風的〈太聰明〉,包括後來廣為傳唱的〈旅行的意義〉,徐筠軒半糖的影像感,讓陳綺貞化身歌裡的第一人稱,充滿說服力。另一類風格強烈的MV則如鍾孟宏所拍〈躺在你的衣櫃〉,一改先前甜美氣氛,詩意詭譎。其後還有徐筠庭獲金曲獎〈表面的和平〉,採用了吳佳穎的插畫;受《百年孤寂》啟發所寫的〈手的預言〉,則找來曾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的潘昀珈製作動畫。
像她樂此不疲的各類現場演唱,不定期出版的單曲亦為陳綺貞招牌,我大概都在發行未久時即購買,然而除了《Sentimental Kills》編號288稍前一些,《旅行的意義》編號5799,《pussy》編號3020,《demo2》編號1725,《demo3》編號9421,《失敗者的飛翔》編號8610,《after 17》編號7659,《蜉蝣》在發行當日、唱片行一開門就買,編號仍是1651。這些「不厭其煩」的瑣碎數據,說明我與多少歌迷共享著陳綺貞。於是不難想像,「A
Piece of Summer」、「太陽」等各地巡迴的演唱會如何一票難求,在門票無法下載、複製的網路年代,歌手滿溢靈光的現場,被聽者以各種理由需要、渴望。事到如今,我卻還鼓不起勇氣去小巨蛋聽她的演唱會。不太能接受那個窺知了你內在所有軟弱的女生,居然要跟那麼多人共享——不曉得那究竟會是一種稠人廣座的孤獨,還是獲得眾多同伴的慰藉?倒是,2012年,意外在一個非售票演唱會裡,聽她唱了三首歌。她一身素衣黑裙,波浪長髮,一把吉他,就對著台下唱:「這裡的景色像你/變化莫測……」空氣中出現一種微妙的變化,突然想起張惠菁幫《Groupies吉他手》寫的文案:「即使唱片銷售很好,她還是那個在墾丁海邊,拿著一把吉他自彈自唱自賣CD,直接面對聽眾的陳綺貞。她的音樂更接近面對面的溝通。」
自《華麗的冒險》之後,陳綺貞即構思「花的三部曲」,將生命歷程附著於作品之上。我喜歡她讓順序由「腐朽」開始,接著是《太陽》一輯所詮釋的「重生」,接下來,忍不住好奇,我們將會獲得怎樣的「綻放」?
(2012 / 8)
photo:陳綺貞ep《蜉蝣》。
答案揭曉:藏在分分秒秒裡的各種盛開,她俯拾即是,然後捧在手上讓我們輪流著看。
回覆刪除艾睿克也喜歡「流浪者之歌」嗎?包含那部讓我無論看了幾次還是不免激動的MV?
我也不愛與人共享秘境的感覺,但我卻期待你再說說時間的歌。
因為那不僅是共用,而是一種分享,很溫暖。 BY 胖寶草
喜歡呀。我聽了好多遍喔。
刪除